保护红色资源 · 传承红色记忆
·
弘扬革命传统
打造地方红色文化新高地
网站首页
地方概况
红色资讯
红土骄子
高山仰止
红色理论
红色历史
红色**
网站首页
⊙
地方概况
⊙
地方文化
当前位置:
地方文化
来源:
|
作者:
medical-442
|
发布时间:
2017-09-03
|
3771
次浏览
|
分享到:
以烟台为主体的胶东,是山东红色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进行红色革命较早的区域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历史性的特殊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党的建设(共产党组织成立早、发展快、党员多)
1920年春,烟台海军学校学生李之龙、郭寿生组织成立读书会,不久成为李大钊等发起组织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不久,党的早期领导人邓中夏、*荷波就到烟台开展党团活动,介绍郭寿生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郭寿生经恽代英、*荷波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胶东较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4年建立了中共烟台党小组,直属中共中央领导。
1933年成立的中共胶东特委,经过艰辛的努力,整合和稳定了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1938年12月,在抗日硝烟中成立的中共胶东区委是山东省**个区党委。
由此,胶东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共产党员人数由抗战初期的1840名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63064名(不含青岛市、滨北区、潍坊的部分县),占山东抗日根据地党员总数的31.5%,占全国党员总数的5.38%。到1949年9月,胶东共产党员已发展到324233名,占全国党员总数的7.23%;与人口比例为2.87%,而当时山东为1.66%,全国为0.8%。
二、军事建设(人民武装创建早、扩充快、实力强)
1928年6月,中共莱阳县委按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举行的胶东抗粮军武装暴动,开创了胶东地区以革命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斗争的先河;1935年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一一·四”暴动,是抗战前胶东地区规模较大的农民武装斗争,创立的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是山东**一支坚持到抗战爆发的红军队伍,也是我党在北方沿海地区保留下来的***一支红军队伍。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胶东特委和掖县县委领导发动了天福山、威海、玉皇顶等一系列抗日武装起义,相继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和“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近8000多人的抗日队伍,通过整合,组建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担负起胶东抗战的民族重任,为后人留下了牟平雷神庙战斗、掖县郭家店战斗、莱阳花园头阻击战、马石山反“扫荡”突围战、海阳长沙堡战斗和地雷战等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军民认真执行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以外交斗争配合军事斗争的特殊方式粉碎了美军在烟台登陆的企图,保住了通向东北的重要海上通道;从1945年的9月开始,陆续将八路军部队7万多人(主要是胶东人)和地方干部6000多人从海上运往东北,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47年蒋介石对胶东解放区实施“九月攻势”,胶东军民组织了震惊华夏的胶东保卫战,毛泽东多次通过电报进行战役布置,饶漱石、黎玉、张云逸、曾山等带领华东局机关进入掖县领导和指挥,许世友、谭震林率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经过5个月的战斗,共歼灭国民党军6.3万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从根本上改变了山东战场的战略态势。其中的掖县战役,中共中央亲自发来贺电。
战争年代,胶东地区消灭日伪军13.4万人、国民党军16万余人;50万人参军(解放战争时期40万人),280万人次支前,7250多名干部北上南下开辟和建设新解放区;走出去的人民子弟兵达4个军另2个师又25个团,第27、31、41三个集团军仍在建制,占全国现有18个集团军的六分之一;7.6万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成长起以张万年、迟浩田两位军委副主席为代表的一大批**将领,涌现出了“南京路上好八连”、“济南**团”、“塔山英雄团”、“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等英雄集体和杨子荣、任常伦、夏侯苏民等**战斗英雄,以及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等**民兵英雄。
三、政权建设(人民政府建立早、地位牢、经验足)
1938年3月成立的掖县抗日民主政府是山东省**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8月成立的胶东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是山东省**个专区级抗日民主政权,蓬黄掖根据地的民主、法制和经济建设位居山东省内各根据地前列。胶东抗日根据地从1940年开始,政治上,发展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建立各种制度,保障人民生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注重社会公平。经济上,基本排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因素,建立了公营经济,并实现对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领导。诞生于掖县的北海银行,发行的北海币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本位币,后来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三大基石之一;胶东的军工,在抗日战争中,是“山东军工的主力”,在解放战争中,是“华东军工的主要部分”;在抗战较艰难的1942和1943年,胶东地区贡献抗战较重要的公粮和田赋均占山东抗日根据地的42%以上;胶东军民向中共中央秘送13万两黄金,成为我党领导抗战的主要经费来源。以烟台为主体的胶东区,是经济实力较强的抗日根据地。
1945年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外交斗争妥善处理“烟台二中事件”和“杨禄奎事件”,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其中“杨禄奎事件”的妥善解决,开创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地方法庭公开审判外国罪犯的先例。
四、文化建设(革命文化影响早、起点高、成果丰)
“五四”运动前,烟台就经销发行《新青年》等进步报刊,介绍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思潮。
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胶东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动员群众、团结群众、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手段。
创立于1938年8月的胶东特委机关报《大众报》是抗战时期山东省内创立较早的主要党报之一,坚持出版了12年之久。《大众报》不仅及时、全面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扩大了在部队、群众中的影响,而且培养了大批新闻宣传、电信机要、出版发行和文艺创作人员。
1938年9月在掖县成立的胶东文化界救国协会,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成立较早、活动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党领导下的文化界团体。胶东文协先后创办了大众剧团、鲁迅剧团、京剧团、文艺实验剧团、胜利剧团等群众性文化团体,还编辑出版了《文化防线》、《胶东大众》、《胶东青年》、《大众戏剧》、《大众画刊》。截至1945年6月,胶东全区共有文协会员23000多人,教师抗日救国会会员达26000多人,民间艺人抗日救国会会员达3700余人,连同各级文协所属的专业文艺团体、群众业余文艺队伍,联系着数百万工农大众,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
胶东抗大是山东开展军事教育的典范。1940年1月抗大一分校东迁山东后,先后设立了3处支校。**支校(鲁西)划归冀鲁豫边区之后,胶东抗大成为省内仅有的两个支校之一。胶东抗大培养了5000多名革命干部,在干部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据不完全统计,在胶东工作战斗过的将领,建国初期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有27人,其中有10人是从胶东抗大里走出来的。原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就是胶东抗大优秀学员的代表。
上一篇:
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下一篇:
地方大事记
红色资讯
党史今天
红色动态
红色图文
24